【编者按】
要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产业重要载体的园区和企业,需要探寻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023年,澎湃新闻推出“走近零碳”项目,将探访园区与企业,深度调研产业绿色转型。期待产学研共济,探究零碳未来的务实方案。
海报设计 郁斐
近年来,公众对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等气候危机的感知愈加强烈,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的普遍共识。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魏文栋所说,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跨时代的治理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进而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除了社会公众,更需要在企业生产端思考,如何实现从绿色走向“低碳”乃至“零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然而,当前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益之间仍然面临“两难权衡”,这也成为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jinnianhui金年会。如何才能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亟需切实可行的破局之道。
魏文栋认为,在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需要考虑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他注意到,当前,中国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全球竞争优势,应该鼓励相关产业和企业抓住国内外绿色低碳转型的机遇,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魏文栋同时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及构建更好的治理体系。
澎湃新闻:绿色低碳的概念是在怎样的国内外背景下诞生的电子科技如何助力城市建设实现环保目标?中国在这方面有哪些重要进展?
魏文栋:自上世纪80、90年代起,一些气象学家、大气科学家就注意到,地球的地表温度变化开始出现异常。而现在的很多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费已经成为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排放量占温室气体约80%的二氧化碳影响最大。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跨世代的治理难题,电子科技如何助力城市建设实现环保目标我们必须考虑地球未来的可持续性,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的影响,而实现“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的治理目标。
对中国来说,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在“双碳”目标下,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将全面转型。就产业界看,“双碳”也意味着发展机遇。
澎湃新闻:碳排放量不同的产业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应从哪些方面思考节能降碳?
魏文栋:首先,针对碳排放密集型产业,要逐步从“高碳”转变为“低碳”,可以对高碳工业流程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改造,将高碳排放的过程通过节能降碳改造为低碳。技术方面,比如钢铁生产可从长流程变成短流程,从高炉炼钢变成电炉炼钢,完善废钢回收网络和循环经济体系。工艺流程和管理流程方面,也有能效提升的空间,比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匹配供需,提高能效利用水平。
其次,对于一定要使用化石能源、无法避免碳排放的产业,可以通过零碳和负碳技术,构建更为低碳清洁的新型能源体系,如综合利用光伏、风电、储能,实现零碳的电力供应,发展可再生合成燃料等。
其实,无论是零碳园区还是零碳工厂,目前主要起到试点示范和推动作用。只有通过试点迈出第一步,才能逐步降低技术成本。中国广阔的市场和需求,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和补贴,都有利于推动试点示范项目发展,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在绿色低碳产业不同赛道中,究竟哪种技术路线最终会脱颖而出尚无定论,需要多元布局,鼓励百花齐放,给予各类技术发展的空间。以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为例,这一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全球能源供需格局。
澎湃新闻:践行绿色低碳的动力来自哪里?如何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
魏文栋:中国之所以要实现“双碳”目标,一方面是要体现大国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在推动“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经济平稳增长,也要在“腾笼换鸟”的转型中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因为单纯以降碳为目标的转型可能会减少GDP和利润,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未必高。但如果通过产业政策去引导和扶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就可能创造GDP和利润的增长点,也会带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
比如,2021年上海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 “抓紧部署绿色低碳赛道”,2022年又发布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对上海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做出了明确规划。此外,福建宁德和云南曲靖也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中走在了前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要想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绿色转型,核心在于企业一定要先把“绿色低碳”纳入生产经营的重要绩效指标中。只有先将“绿色低碳”作为企业经营目标来考虑,接下来具体需要在什么阶段布局投资,就是一个综合权衡的问题了。因为,现在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相对已经比较明确,所以需要企业首先把“双碳”变成自己的目标。比如,一些外贸企业对欧盟“碳关税”比较敏感,就会意识到绿色低碳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有所影响,并考虑把碳排放纳入到经营目标中。
澎湃新闻:绿色低碳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什么机遇与问题?该如何解决?
魏文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与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相关,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全球竞争优势。可以说,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了率先转型,抓住了绿色低碳产业的新机遇,推动“中国制造”、“中国智造”走向全球。
不过,绿色低碳产业链较长,各地在投资和发展这一产业时需要根据自身生产要素情况而定,要考虑产业区域上的差异化,避免区域间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形成恶性竞争和过度投资。因此,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也需要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金年会官网。
澎湃新闻:从绿色走向零碳,本质上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有何好的建议?
魏文栋:要实现“双碳”目标,根本上需要科技创新。按照当前的技术水平,要实现“碳中和”的成本很高,只有通过颠覆性技术突破、产业革命才能降低降碳成本,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因此,我认为应该加强产学研共同体协作,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技术,还要从政府和市场层面更好地构建治理体系。从国内角度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让社会公众对“双碳”目标有足够清楚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要在稳步推进过程中发挥好市场和企业作用,通过市场化的减排机制推动碳的治理。从对外角度看,以一个更加包容的治理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产业发展不足,有可能会受到更多的气候变化影响。中国需要承担大国责任,逐步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支持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